[高分]《阴谋与爱情》这部小说的人物分析哪里有??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7 08:38:56
《阴谋与爱情》这部小说的人物分析哪里有???
谁有席勒《阴谋与爱情》人物形象分析?

《阴谋与爱情》是席勒的代表作,反映的是德国市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,剧中女主人公露伊斯的性格体现了当时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制度,要求自由、平等的思想。她所呼喊的“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,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!人就是人!”可以说是时代的心声。恩格斯说这部作品是“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”。
  这部戏剧说的是:职业军官斐迪南是宰相的儿子,爱上了城里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丝,而且下决心要排除等级差别和一切障碍与她结婚。可是他的宰相父亲却另有打算,希望儿子和公爵的情妇表面成婚。因为公爵这时决定缔结一种政治婚姻,不能再与情妇同居了。为了制造公爵与情妇断交的假相,必须找人同情妇“结婚”。宰相明白,只要斐迪南娶了公爵的情妇,他就可以把公爵控制在自己的手里。可是斐迪南坚决不肯放弃他心爱的露伊丝,并且恫吓他的父亲:如果再强迫他分离,他就要公开所知道的宰相的罪行。宰相的秘书由于自己曾向露伊丝求婚不遂,怀恨在心,向宰相献出诡计:绑架米勒老人,强迫露伊丝给不认识的宫廷侍卫长写情书,并守口如瓶。为了保住父亲,露伊丝只得如此。斐迪南看到信后,再三追问露伊丝。在极端绝望之下,斐迪南给自己和露伊丝服下毒药。露伊丝在快要断气时,终于向爱人吐露了真情。他们两人成了卑鄙阴谋的牺牲品。最后,斐迪南在垂死中听到了父亲的哀求,伸出手,宽恕了他,而宰相和他的秘书都因证据确凿而被逮捕了。
  《阴谋与爱情》写于1782年到1783年之间,是德国狂飚突进运动最重要的创作成果之一,也是青年席勒创作的顶峰,同时它又是德国市民悲剧的代表作。1755年莱辛的《萨拉·萨姆逊小姐》是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,1772年莱辛的《爱米莉亚·迦洛蒂》则是德国市民悲剧成熟的标志,而席勒的《阴谋与爱情》达到了市民悲剧前所未有的革命高度,及至1846年赫贝尔的《玛丽亚·玛格达莲娜》则意味着德国市民悲剧发展到了尾声。
  市民悲剧是与亚里斯多德规定的古典悲剧特点相对而言的。古典悲剧都是以王公贵族、帝王将相等所谓高贵人物为悲剧的主人公,而市民、普通老百姓只能在喜剧中充当为人们嘲笑和取乐的对象。市民悲剧则与之针锋相对,让市民阶级为悲剧主人公,以证明市民阶级也有崇高的情操和高尚的情感。可见市民悲剧的产生、发展和成熟,体现了市民阶级意识的觉醒,这种意识的觉醒鲜明地反映了市民悲剧的反封建倾向。
  创作《阴谋